然而法家文化是有嚴重缺陷的,它精於算計而不擇手段,雖然高效但是殘忍。主導楚國變法的名將吳起在政治上的崛起,就是通過著名的「殺妻求將」來達成的。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載:「齊人攻魯,魯欲將吳起。吳起取齊女為妻,而魯疑之。吳起於是欲就名,遂殺其妻,以明不與齊也。魯卒以為將。將而攻齊,大破之。」
法家學派的另一個嚴重問題,是它的思考完全圍繞著「君主利益」這個圓心,而不顧及其他階層的利益。因此法家變法的基本思路,就是把民眾當成君主的工具,通過嚴刑峻法,把百姓都變成亦兵亦農的斯巴達式戰士,把國家改造成一架高效的戰爭機器。
法家與儒家針鋒相對 |
||
|
儒家 |
法家 |
國家主體 |
民眾是國家主體,民為邦本 |
君主是國家主體 |
民心 |
「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」 |
韓非子:「為政而期適民,皆亂之端。」 |
財產 |
孟子:「民之為道也,有恆產者有恆心,無恆產者無恆心,苟無恆心,放辟邪侈,無不為已」 |
商鞅:「民弱國強,國強民弱。」「民資重於身,而偏托勢於外。挾重資,歸偏家,堯舜之所難也。」 |
禮義 |
「倉廩實而知禮節」 |
「治國能令貧者富,富者貧,則國多力,多力者王。」 |
知識分子 |
選賢與能 |
「儒以文亂法,而俠以武犯禁。」「故舉士而求賢智,為政而求適民,皆亂之端,未可與為治也。」 |
《商君書·去強》提出要「以奸民治」:「國以善民治奸民者,必亂,至削;國以奸民治善民者,必治,至強。」
用有良心的人去治理奸惡之徒,這個國家必亂。用奸惡之人去壓制那些有良心的人,國家才能強。
用黑惡勢力統治民眾
換句話說,就是要用黑惡勢力來統治民眾,讓民眾屈從於流氓統治,接受任何不合理的現狀,這樣民眾才能越來越懦弱,越來越屈從強權。
韓非子認為,人性本惡,百姓自私自利而且愚蠢,所以最高統治者不能相信任何人,只相信三樣東西:法、術、勢。「以法刑人,以勢壓人,以術馭人。」
所謂「法」,就是指嚴刑峻法,嚴酷地對待百姓,運用好賞罰這個利益槓桿:不聽話的,狠狠打擊;賣命的,就給高官厚祿。所謂「術」,就是權術。韓非子說:「君以計蓄臣,臣以計事君,君臣之交,計也。」皇帝出於算計,任用大臣。大臣們也是出於算計,才給皇帝服務。所以皇帝和大臣的關係,就是相互算計的關係。君臣之間,「一日百戰」,一天需要玩100次心眼,因此皇帝一定要精於權術。所謂勢,就是嚴刑峻法造成的一種威勢,一種恐怖氣氛。這樣就可調動起所有社會資源,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